人物介绍

河南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注珠宝玉石二十年

Henan Jewelry Trade Association dedicated two decades jewelery

白雷

发布时间2025-07-14      浏览量:112

河南省玉雕大师 | 白雷:吸纳唐宋典型风格,贴合当代审美需求

白 雷,男,1986年生,河南省镇平县人,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,河南省新密市宝玉石协会理事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安,2019年创办南阳市惊雷玉坊玉雕艺术有限公司,任总设计师。

创作风格:
作品以中国传统元素貔貅、麒麟手把件与摆件创作,中国传统瑞兽文化为根基,在恪守古器形制章法的基础上,打破瑞兽 “神性疏离感” 的刻板印象,将神兽的 “灵韵” 与人间的 “温情” 深度糅杂于造型语言之中。创作时着重吸纳唐代雕塑 “丰腴饱满、气韵生动” 的典型风格,同时融合宋式造物的 “精巧雅致”,让瑞兽形象既保留传统神韵,又贴合当代人对 “可触、可感、可亲” 的审美需求。

代表作品与成就:
2013年9月,密玉作品《基业永固》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;
2013年10月,密玉作品《金鱼公主》荣获百花大河杯铜奖;
2024年1月密玉作品《万里江山一千红》、《观音》荣获”琢百花杯”金奖。
工作室作品在省市比赛中屡获奖项。

艺术感悟:
传统的麒麟、貔貅造像,我们常能在古建雕刻、老件工艺品中见到,多是威严伫立或昂首奔腾的姿态,千篇一律的 “神性化” 呈现,难免显得疏离刻板,既难让当代人产生亲近感,也难以充分诠释其背后深厚的祥瑞文化内涵。麒麟的仁瑞之魂、貔貅的护佑之韵,在固化的造型中逐渐模糊,更谈不上与当下生活场景的情感共鸣。

为打破这种局限,我们以传统文化脉络为根基,开启了漫长的调研与探索。翻阅《山海经》中对瑞兽的记载,研读历代造像谱录里的形制细节,走访博物馆观察不同朝代瑞兽雕塑的气韵变化,从汉代的雄浑古朴,到唐代的丰腴灵动,再到宋代的精巧雅致,每一段文化印记都为创作注入灵感。在反复推敲中,我们敏锐捕捉到麒麟与貔貅最具代表性的 灵韵符号。麒麟的鹿角温润、鳞片流转、踏云而行的轻盈,貔貅的额间祥瑞纹、身躯饱满弧度、衔财护主的憨厚。

摒弃了传统造像中过于夸张的威严感,转而以生活化 视角重构造型,麒麟手把件弱化了庞大身躯,用圆润的线条勾勒出蜷缩待抚的姿态,鹿角打磨得温润如玉,贴合掌心触感;摆件则保留踏云底座,但将云朵线条柔化,搭配缠枝莲纹,让瑞兽临门的意境更显亲和。貔貅作品则聚焦可触可感,指尖抚过能感受到鬃毛纹理的细腻起伏,摆件则巧妙融入钱纹、云纹等元素。

《龙》南红(战国红)

这件玉雕作品龙形为载体,聚焦龙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图腾,将龙的威严、灵动与文化寓意凝练于方寸之间。以立体圆雕呈现,主体为昂首怒吼的龙形,龙首鳞甲、利爪等细节刻画细腻,尽显龙的威严与力量,辅以云纹、瑞兽等传统纹饰,既丰富视觉层次,又强化龙在文化语境中权势、尊贵、丰收的象征意义。保留玉石温润质感,又借色彩传递祥瑞气韵,呈现出传统工艺与自然材质的完美结合,兼具艺术观赏性与文化传承价值。

《貔貅》密玉

雕刻以貔貅的经典特征呈现‌龙头、马身‌的复合造型。其威武的龙头、矫健的躯体,既体现凶猛辟邪的寓意,又在其饱满造型的肚子呈现出吞万物不泄招财纳福的象征。这件貔貅作品呈蹲坐状,独角卷鬃,阔口獠牙,背负铜钱,脚踏方鼎底座,周身祥云环绕。貔貅自古为招财瑞兽,寓意吸纳八方财、驱邪纳福,作品尽显祥瑞之气与传统文化底蕴。以传统貔貅造型为基,融铜钱、方鼎、祥云纹样,玉质温润,雕工精细,既守瑞兽形制,又借符号传递招财安宅之愿,彰显传统美学与祈福文化。